close

 

 

靈力經濟:一個分析民間信仰活動的新視角〉一文為陳緯華[1]於2007年所撰寫並發表在第69期《台灣社會研究季刊》中的文章。

陳緯華本篇論文為針對臺灣民間信仰中的參與者行為與運作型態進行研究,從較為宏觀的角度探討民間信仰在現代性影響之下的質變,並運用文獻回顧、口述訪談、參與觀察等方法觀察,提出如「靈力生產」、「熱鬧」、「婉飾」、「心意」、「心意的異化」、「靈力指標」、「心意兌換率」等方法,以作為分析的概念工具,為社會研究專文。

陳緯華在本文首先提出民間信仰在面對現代性與都市化的衝擊之下,其組成與運作模式已然產生變化,研究者應當正視「民間信仰如何面對現代性」以及「民間信仰與社會整合之間的關係」兩大領域,才能理解當今民間信仰中的現象與變化,進而釐清有關「宗教治理」與「社會整合」之間的問題。再者,作者提出民間信仰於世俗化浪潮裡所受到的影響,如祭祀圈的解體、民間信仰既衰退又興盛、宗教的市場化、靈力的似真性危機、民間信仰的文化化等現象,並套入現有理論,發掘其困境與不足之處。例如傳統慣用的祭祀圈模式與象徵論模式,目前已經無法有效解釋民間信仰與社會整合之間的關係,另外在有關現代性與民間信仰之間的論述與學說也面臨挑戰,如多數學者在研究時多將關懷視角放在信徒的角色上,關注民間信仰的需求面,但是作者引用李丁讚與吳介民的研究(2005),認為必須同時著眼於信仰的供給面,才能有效回答目前民間信仰所面臨的問題。作者在本文所提出的「靈力經濟」,正是嘗試以一個新的視角,解釋民間信仰中的「治理」技術,並發展治理技術與信徒、廟務發展之間的關係。

作者於本文的撰寫中較少引用理論,而是運用相關的文獻回顧進行觀察與探討。首先對於祭祀圈理論提出反證,否定其在現代社會的有效性,並主要藉由李丁讚與吳介民、瞿海源、李亦園、張珣、包如廉等人的研究,從寺廟人口量化、私壇數量、進香遶境次數等,說明民間信仰的現有特徵與現象。於此同時,帶入Michel Foucault的「治理性」概念,加強從宗教治理角度切入的正當性,也帶入Peter Berger對於世俗化問題的闡述,而後採借Pierre Bourdieu的「婉飾」(euphemism)概念,分析民間信仰中的行為模式,發展「靈力經濟」觀點。

作者除了文獻參考之外,也投入田野調查,並利用口述訪談與參與式觀察進行研究,所以在本文可見到為數不少的受訪文句,可見作者意欲從中理解受訪者的價值觀與心態,進而建構並修正「靈力經濟」之說,例如文中便擷取老乩童、廟宇總幹事、總務主任等受訪者的訪談內容。

最後,作者將觀察民間信仰行為與互動中所得到的觀點,繪製成「靈力經濟架構圖」,針對「信徒」、「廟宇」、「廟方」這三大角色以金錢或勞力等資源連結彼此,將信徒心意、廟宇濟世、廟方熱鬧等邏輯透過資源流動串聯;另一張關於消費與生產的架構圖,則在其中加入「婉飾」概念,讓民間信仰場域中的心意與熱鬧彼此有了合理鏈接。所以,作者總結靈力經濟有兩大特性,一、消費就是生產;二、靈力經濟需要婉飾。

在結語時,作者擴大靈力經濟的發展面向,提出與國家再分配經濟、商品經濟、國族建構、文化經濟之間的連結,更加強調宗教治理的重要性與複雜度。除此之外,文末談及民間信仰「靈力似真性的危機」的問題,提到「宗教治理」的進行本身即為理性化的展現,治理方將如何面對民間信仰引入世俗化的矛盾,便是作者在本文沒有回答,卻拋出的重要問題。

 

[1] 時任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博士後研究人員。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民間信仰 社會學
    全站熱搜

    Freedom-Rid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